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

微波爐裡的狂想下午


12/21,糖廍文化園區,在微波爐裡的狂想下午。

很難想像,小劇場的蹤影,
出現在萬華這個給人古老,民俗印象的城市裡;

舊時糖廠遺址,成了今日的舞台。⋯⋯

在地耕耘已久的曉劇場,為我們帶來一齣狂想,架構在我們芸芸眾生的煩惱上。

夢與現實,孰輕孰重?
也許夢裡驚醒的人再也不敢做夢,選擇現實,
當那溺在夢裡的人永遠不想醒來,面對現實。

在這齣戲裡,用「錢」做媒介,不斷挑弄人的理智線,

一個保險業務,不斷用當下的拮据、未來的光景威脅利誘,冀望對方簽下那份拯救自己事業的合同;

一個小劇場演員,則是痛苦於不敢正面拒絕,又要抵抗內心欲望的拉扯,
渴求結束這次會面的出口。

於是,一來一往、一攻一防之間,兩人的內心吶喊越來越清晰,假面具也漸漸地崩壞,

不可一世的驕傲是求救的偽裝,
忍耐則是優柔寡斷最好的辯解。

後來,出現好幾幕瘋狂的場景,甚至現場邀觀眾飲酒同歡,大跳歌舞秀。

我突然很能體會,當你在聽一些根本不想放進腦裡的東西時,
腦袋裡面會上演荒誕情節的自然反應。

整齣劇情一直呈現交換扮演的編排,
三個演員中,有兩個演員交替擔任業務的角色,

在最後一幕,被推銷的那位還換上了業務制式的西裝,而扮演業務的則是換上了那套謎般的文青裝束。

編劇說明,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能呈現,
這樣的情節隨時可能發生,也可能是任何人;

但我更進一步想到,
每個人其實不自覺地在推銷別人,也不自覺地被推銷,

目的是什麼呢?

我們有時並沒有可見的既得利益啊?
彷彿,能夠說服別人也成了一種優越的理由似的。

或許,人想要以自己的價值觀彼此牽制影響,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,
而我們在這世上的課題,

就是如何樂見他人所成,又不使心弦為他人牽扯動盪,活出自己吧?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